施蕴渝院士、郑永飞院士的“艺术清单”

发布日期:2022-10-09 浏览次数:797

法国文豪福楼拜曾说

科学与艺术在山脚分手,在山顶重逢

科学与艺术展现的都是人们追求崇高、卓越的精神

是对超越生命有限性的向往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我的艺术清单》栏目

采访了我校施蕴渝院士、郑永飞院士

一起听他们聊聊“科学”和“艺术”

的那些事儿



科学与艺术都是美的化身——施蕴渝院士的艺术清单

施蕴渝院士是著名分子生物物理学家,1942年出生于重庆,1960年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原想学核物理专业的她,却被分配到生物物理专业,也由此开始了她一生对生物物理领域的专业研究。


1970年至今,她一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任教,主要从事生物物理学与结构生物学研究,为中国的结构生物学发展和中国生物磁共振研究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做出了突出贡献。1997年她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近年来,她重点研究衰老与退行性疾病的分子细胞机理,特别是线粒体的功能缺失引发的人类慢性炎症反应及与之相关的退行性疾病。如今80岁的她,依然奋战在科研一线。




1

科学家的一天从晨练开始

《我的艺术清单》栏目组主持人朱迅与80岁高龄的女科学家约见的地点是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操场上,时间是早上的6:20,夏日清晨,依稀可见有锻炼的师生。



施院士身着运动服轻盈地走来,丝毫不像耄耋之年的老人。每天在大操场上走上三圈,在健身器材前压腿抻臂。坚持每日晨练的习惯是施院士六十岁的时候养成的,她说为了避免成为“走不动的老太太”。无论是不停歇的科研教学工作,还是坚持不懈的晨练,都是施院士看起来精神焕发的源泉。


2

科学家书房里的艺术

晨练之后,施院士带朱迅参观了她的书房,里面除了一些科学类别的书籍,还有很多艺术作品和画册,无论是《吴冠中画集》,还是《清明上河图》,施院士都喜欢欣赏、品评,不同的艺术给科学家带来的不仅是轻松和愉悦,更有深层次的启迪。



每天上午的9:30,施院士都会驾驶着自己“坐骑”——一辆小电动车,抵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楼,开始一天的教育科研工作。



这座简洁朴素的小楼中工作着很多科学家、青年学者和学生。每个周五,他们会在生物楼的小咖啡厅里进行学术研讨,施院士也常常在此工作和休息,她在此分享了自己的书单:《海蒂》《居里夫人自传》《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


当年由于书籍很少,施院士养成了“快速阅读理解”的能力,这对自己后来阅读、掌握科学文献中的知识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她还喜欢看侦探类的小说,施院士说侦探小说是科学家的“必读书”,极大地激发了科学家的好奇心,这也是文学与科学的默契。




3

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史馆

唱起 《永恒的东风》

1958年9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北京创建,这是一所为培养“两弹一星”事业的人才而建立的大学。郭沫若先生任首任校长,这里汇集了严济慈、华罗庚、钱学森、赵忠尧、郭永怀、赵九章、贝时璋等一批著名科学家。1970年初,学校迁至安徽合肥,施蕴渝院士和家人随校南迁,已经在这里工作生活了52年,也见证了中国科大生命科学的发展历程。



施院士严谨治学、关爱学生、执着创新的科研精神,深受中国科大老一辈学者影响。栏目组来到校史馆中,在施院士和讲解员的带领下,看到郭沫若先生与老师、学生席地而坐的珍贵历史照片,当年郭老倡导“我们的学校应该有适当的文娱活动和弦歌之声”,这里不仅有科学,更有科学家的情感和情怀。



在校史馆,栏目组看到了郭沫若作词、吕骥作曲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校歌——《永恒的东风》 ,施院士和年轻的讲解员在现场一起唱起了这首歌,让大家不仅感受到了科学技术的巨大成就,更感受到了艺术与科学的和谐之音。

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作生活的52年间,施院士一直保持着给毕业生写寄语的习惯,要“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与爱同行……”,天上的星斗有很多都以新中国科学家的名字所命名,而他们为科学做出的贡献,为祖国奉献的精神更是铭记于史册。



在传统文化与先进技术中,感受郑永飞院士的艺术清单采访当天,合肥的室外温度高达40摄氏度,郑永飞院士主要从事地球化学与板块构造研究,涉及地球表层和内部。主持人朱迅迫不及待地请教:2022年为什么这么热?



“合肥、安徽乃至中国南部,今年这么热,可不是什么二氧化碳气体的温室效应,而是地球与太阳之间关系的问题。”郑永飞院士还带着栏目组来到他位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神秘”实验室。在这里,栏目组看到了来自嫦娥五号所采集的月球样品,郑永飞院士给大家讲述了月球与地球之间的关系之争。


在郑永飞院士的实验室里,他给栏目组简单地解释了团队的研究内容,“板块俯冲带的物质循环,在这个物质循环里边,一种是地表的物质,循环进入了地下深部,然后又返回来了。另一种是地下深部的物质,被带到地表来。”还有氢氧同位素、大陆深俯冲、“油炸冰淇淋模型”……在这些专业术语之中,观众看到的不是风花雪月的“蓝色星球”,而是一个在自然科学世界中充满未知的人类家园,以及科学家对它的执着探究。


1

“艺术和科学是紧挨着的"

在他的书架上,朱迅看到《王羲之书法集》挨着他的新作《汇聚板块边缘地球系统科学》。在与他的交流中,知道他利用同位素示踪来研究俯冲带物质循环,进而认识板块构造的前世今生。



“艺术家有非常好的想象力。科学分为两类,一种叫演绎科学,一种是归纳科学。在这两类科学里边,都有充分的想象力。因为很多东西你要不去细致地想、深入地想,就有可能想不到,这些涉及到的既有逻辑思维,也有形象思维。艺术家可能更多是形象思维,科学家要逻辑思维更强。”2

“天使路”和“勤奋路”上的点滴

郑永飞院士带栏目组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天使路”和“勤奋路”上散步。这是学校的“黄金地段”,也是每位科技工作者每天的“必经之路”。在学校的咖啡厅里,郑永飞院士和朱迅聊起了他喜欢的歌曲——《青藏高原》《天路》《可可托海的牧羊人》。他不仅喜欢这些歌曲,更喜欢歌曲背后那些独特的地貌,那里也是郑永飞院士和他的同行们进行过地质勘探的地方,留着无数关于科学的点滴。



在一首歌的背后,不同的人听出了不同的感受,回首的是不同的往事。


3

合肥传统艺术与先进技术之旅

郑永飞院士是地道的安徽人,在德国留学后回到祖国,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任教和做科研,至今已近30年。对于家乡安徽,郑永飞院士对它的文化、美食以及近年来科技创新的成果都深感骄傲。



他带栏目组品尝了安徽的名菜“臭鳜鱼”,带着故事的“胡适一品锅”,游览了北宋名臣包拯的包公祠,探讨了科学、哲学和艺术的“升华”。



餐桌上,童年回忆里的“小麻饼”,当年省下买麻饼的钱买书的郑永飞,如今以科学家的身份再点上一份,味道里满是人生。



安徽不仅历史文化悠久,更是现代科技创新的先锋之地。郑永飞院士带领栏目组参观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这里有名副其实的“先进技术”。在这里,科学技术、艺术以及人生,就这样自然而然地融合在了一起。



在校园漫步的时候,朱迅捡了一片枫叶交给郑永飞院士,郑院士随即用俊秀的笔体在树叶上写下了“让科学插上艺术的翅膀”,表达了他对科学的热爱和对艺术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