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先生——赵文津院士,安徽地质事业的杰出贡献者

发布日期:2023-11-13 浏览次数:337

      赵文津,男,1931年2月1日生于天津。1952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物理系。200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美国际合作项目《喜马拉雅及青藏高原深剖面和综合研究》中方首席科学家,国土资源部探月科学家小组组长。主要从事安徽(原321地质队物探队队长)、四川等地矿产勘查、发展物探新技术,及青藏高原深部地球物理探测。

      10月31日晚,北京卫视科学文化教育节目《大先生》第二季《俯身大地 仰望苍穹》主题节目走近赵文津院士,听他讲述他科研工作中的故事。

     先天下之忧而忧

      赵文津院士出生在1931年,那一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年少时,赵文津院士跟随父母饱受流离之苦,历尽生活艰辛。1949年,怀揣“当科学家研究原子弹”的理想,18岁的赵文津院士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1952年,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即将开始,21岁的他响应国家号召,提前毕业,分配到原国家地质部,开始了为国家寻找急需矿产的奋斗历程。然而,物理专业的学生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地质、矿物、矿床、物探、化探,地质部对这些“半路出家”的新兵集中培训,一个多月里,赵文津院士“恶补”了地质学、矿床学、地球物理学等 20 多门专业知识。此后出野外、下矿山实习,边干边学。

      由于学习成绩优异、野外表现良好,在第二年组队时,赵文津院士被任命为安徽 321 队队长,这是新中国最早组建的 16 个物探队(组)之一。就这样,一个 22 岁的毛头小伙子,带着近百人队伍,在皖南狮子山等地开始用物探方法找矿。当时找矿非常困难,技术、仪器设备、治安、生活设施等各方面的条件很差,野外进山探矿过程十分艰辛,生活条件尤为艰苦,赵文津院士和同学们顾不上男女之别,男女混住,忍着异味睡在猪圈上方。但这些年轻人满怀热情,他们边学习、边摸索、边实践, 只用了一年时间就有所斩获,找到了一个颇具规模的铜矿——即池州铜山铜矿。尽管铜矿规模仅为中型,但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地质工作薄弱的起步时期,已是取得很大的成功。因找矿有功,当年,他被授予地质部物探局“甲等模范队”和“模范队长”称号。

      攀登高峰,敢为人先

      为响应“在大后方建立钢铁基地”号召,赵文津院士与团队在四川金沙江、大渡河地区开展找矿工作,彼时这些地区还不太平,土匪、恶势力、奴隶主叛乱不时骚扰,虎、豹等野兽时常出没,环境恶劣,时刻都有生命危险。那时候找矿就像打仗,为安全起见,找矿工作都要进行武装,为地质队配备有机枪排,赵文津院士和团队还配备了一支有 12 支卡宾枪的警卫班,他们还自嘲是和平年代的武工队。在四川省喜德县登相营工区找富铁矿时,负责保护他们的警卫班长遭叛匪伏击身亡,赵文津院士犹记当时战斗现场的惨烈景象,历史没有忘记这些为革命、为地质事业牺牲的军人和战友。

      找矿就是火与血的洗礼,一不留神就会有生命危险。当时物探队员们大都是 20岁左右的小青年,但没有一个人临阵脱逃,他们每天布置工作的同时,还要计划敌人来袭时的躲避路线,与匪徒打游击战。但凭着一股子劲硬是挺了过来,他们找到一个又一个矿产地,在攀枝花矿区外围红格、白马、太和发现了多个大型钒钛铁矿,发现了许多小型富铁矿体和大量的铜铅锌地球化学异常。同时,他们还开展了地质、 物探磁法和金属量测量化探方法相结合的综合普查新方法试验,在四川找矿史上留下了光彩的一笔。1958年,赵文津院士调到地质部地球物理探矿研究所,开始致力于推动物探、化探新技术新方法的研发,以提高方法技术找矿效果;之后,他又在地矿部科技司副司长、中国地质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等不同的岗位上,致力于中国地质科学技术的发展。就这样,他一路工作,一路挑战,一路学习,不敢稍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