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书宏院士分享科研心得

发布日期:2023-11-13 浏览次数:212

      近期,中国科学院院士俞书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相对枯燥的基础研究过程中,兴趣是第一驱动力。

      俞书宏长期从事无机材料的仿生合成与功能化的研究,在聚合物和有机小分子模板对纳米结构单元的尺寸和维度及取向生长的调控规律、仿生多尺度复杂结构材料的合成及构效关系研究方面取得多项创新成果。材料是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物质基础与先导,“石器时代”“铁器时代”等人类历史的时代划分都与材料的使用密切相关。

      如今,材料科学也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支柱,是航空航天、智能制造、信息、能源、生物医药、微电子工业、超导等众多高科技领域发展的基础。材料科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需要科学家甘坐“冷板凳”,有“十年磨一剑”的魄力和耐力。在相对枯燥的基础研究过程中,俞书宏认为兴趣是第一驱动力。他说道:“爱好和兴趣对自己所从事的领域非常重要。要真正做‘从0到1’的研究,需要培养学生或研究人员对自然科学的兴趣,这应该是从孩提时代就去引导。那种原汁原味、发自内心地对某个领域的好奇心和兴趣,对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来说是最重要的。

      兴趣的驱动是科学研究能够成功、取得更大突破的决定性因素。”俞书宏本人就是一个对所在研究领域充满兴趣的科学家。他表示:“我一直在思考,未来如果地球上没有化石资源,人类现在正在使用的这些材料从哪里来?化石资源是有限的,无论储量是多少,总有一天会用完,那么能否寻找另外一个途径,利用自然界依靠光合作用产出的材料,经过加工后能够做出未来可以替代化石资源的材料?”如今,俞书宏团队的研究方向之一,便是利用生物质制备可以完全降解的新材料。“今后如果这些新材料能够实现产业化,可以部分替代我们现在正在使用的基于化石资源的塑料制品。

      在实验室,我和学生们正在努力朝着这个方向开展系统性研究。”他说道。俞书宏举例称:“人体的骨骼、牙齿,或是自然界的贝壳、珍珠这些依靠生命体所创造的材料,有非常多的奥秘和机理是未知的。过去我们在思考,像贝壳这样一个看起来很不起眼的材料,哪怕是一个贝壳碎屑,在化学实验室里为什么做不出来?因此,我一直鼓励学生们做相关研究,后来在2016年成功把仿贝壳的人工珍珠母制备出来,被《科学》杂志称为突破性进展。”